先后参建过厦门北站、哈尔滨西站、鹤壁东站、昆明南站等一批“地标性”火车站工程,荣获“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参建过多个国优金奖、鲁班奖工程的孟啸,第一次面对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图纸时,却皱起了眉头。
那是3年前的盛夏,中铁建设集团作为牵头单位中标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01标段项目。这是整个枢纽项目中合同额最大的部分。集团公司指派拥有丰富建造经验的孟啸作为负责人。“图纸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但仍无法在脑海中清晰构建出工程施工模型。这个项目难度太大了。”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面对的,或许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资料图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打仗是这样,干工程更是这样。”作为中国高铁站房的第一批先行者,孟啸深知,把现场情况摸透对于管理高铁工程的重要性。为此,从进场第一天开始,无论是风吹日晒,还是寒冬雨雪,“走现场”成为他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施工过程中一个个难题也正是在他“走现场”的过程中迎刃而解。
而今,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奋战,01标段站房核心区已经正式进入主体结构地下三层站台层施工阶段。端午小长假里,当记者在施工现场见到孟啸时,他正顶着高温,在烈日下巡查施工进度。
眼前出现的,是深达30米的巨大基坑,置身其中有种眩晕感:基坑里一眼望不到头,基坑外的居民楼,好像建在了山坡上……这座定位于“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与人们印象里的大型建筑物相去甚远。不清楚施工流程的人可能会有疑问,建设者干了这么久,怎么刚盖到地下三层?
实际上,这正是枢纽项目的工程难点和亮点:逆作法施工,主体结构全都置身地下。一般情况下,盖房子都是先打地基,再一层一层往上盖。可枢纽项目不一样,桩基施工完成后,建设者们会优先施做顶板,自上而下依次施工,就相当于先把屋面盖好,再往下建造。
这也是被现实情况“逼”出来的。枢纽项目附近有不少居民区,还有京哈铁路、东六环路等交通干线,再加上紧邻大运河,多种因素叠加,传统的明挖法施工很容易因为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因此,难度更大的逆作法成了唯一选择。
孟啸带记者走上高台,一览枢纽项目建设现场全貌。“我们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地下连续墙’,相当于人为营造了一个‘盆子’,把里面的水排干再进行施工,不会影响‘盆子’外面的地下水位。”他如果不解密,记者绝不会注意到这一面面平平无奇的水泥墙。
枢纽的建设难度还不止于此。在中铁建设集团施工区域支撑结构的105根钢管柱是火车行车线上的“线间柱”,即两侧都是火车道。这种柱子为逆做钢管柱,其长度38米,在安装时必须保证其位置及垂直度符合要求,万一在安装过程中发生偏移,将会对铁路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我们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团队一起进行课题研发,研制了垂直度控制仪,能把垂直精度误差始终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孟啸说。
然而,随着工程持续向地下深入,孟啸和同事们又遇到了大体量的材料运输困难、现场施工场地狭小、钢筋工程体量大、吊运安装难度大等多项施工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大家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优化算法,研发出了新型的钢——土马道协同集约化的物料运输体系。
这种运输体系可以在满足施工通行量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马道区域预留土方量,钢结构与站房主体结构还能通过预埋钢板进行有效连接,增强运输体系整体安全稳定性。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投用后,市民由此出发,15分钟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唐山,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形成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面对如此困难的“超级工程”,是什么在支撑孟啸带领团队一路创新?他笑了笑,指了指项目部门前的标语——“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