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界快讯:防汛抗旱,南京准备好了吗
2023-05-15 08:26:45 南报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顾小萍

5月1日,南京正式进入汛期,6月1日,将进入主汛期。来自水文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长江流域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旱重于涝,中下游干流及以北地区可能发生干旱灾害。与此同时,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梅汛期局地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可能多发,洪水、涝水、干旱、台风等多种灾害交织。


(资料图)

面对这一形势,南京准备好了吗?

长江南京段完成“水下听诊”,千余监测点享受“保养”

长江穿城而过,长江的安全事关南京城市安全。

登上“南京测量1号”专业测量船,南京长江河道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将回声测深仪安装在船的底部、约水下1米深处,用于发射接收声波信号,从而计算实时水深。水深数据会通过电缆发送至测量船二层的甲板单元,甲板单元装有专用测绘软件,将接收到的水深数据与GNSS定位数据实时显示在屏幕上,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船只动态与河势信息,“其犹如水下‘听诊器’,发射声波,声波触及到河床底部时会即刻返回,通过声速与时间差就可以精确知道声波触及点位的河床深度。”工作人员介绍,测量船采撷的所有数据,会交由技术人员通过河势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同往年同期采撷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长江河床冲淤和岸坡变化情况。“历时数月时间,我市在汛期来临前,完成了长江大胜关等19个重点岸段1:2000水下地形监测,监测分析岸线长度约131公里,并形成《2023年汛前长江南京河段河势监测分析报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处长李宗超介绍,长江大胜关、梅子洲左缘、下关、七坝等岸段是今年长江防汛重点岸段。

对雨量采集器、传感器、电池电压及通信系统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维护、校准测试,对太阳能板、雨量器承雨口、漏斗等部位进行清洁……在长江接受“水下听诊”式体检时,分布在各个点位上的雨情、水情点等“哨兵”们也完成了大保养工程。据悉,今年入汛前,南京市依托“智慧水务”建设,先后完成了410个水位站点、496个雨量站点、92座城市泵站工情监测,59个城市重点易积淹水点监测及400余路水务设施视频监控检查维护,并完善了水务设施调度方案、城市积淹水点处置流程等模块,以全面提升防汛综合调度指挥能力。

5045公里城市干支管“清疏冲澡”,14处积淹水点整治全力奋战

倾盆而下的雨水,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排出,考验着地下管网、道路沿线雨水箅等的通畅度。

将雨水井所处位置的道路进行临时围挡隔离,打开相邻两座雨水井井盖进行通风排气,检测仪器显示井内气体无异常后,“蛙人”就穿上潜水服、戴上防护面罩、挂上配重铁,准备潜入雨水井的水下进行作业……这是记者近日在奥体大街看到的清疏雨水管网的场景。

按照南京市的管养维护标准,管径600毫米以下的管道一年内需进行两次养护;600—1000毫米的每年进行一次养护;1000—1500毫米的需每两年养护一次。在日常养护中,养护人员会用水枪冲射或机械绞拉的办法解决管道和井内的淤积,但在水位较高的井道与管道连接点等处,机械和工具时常解决不了,必须由“蛙人”通过手摸去解决。

来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汛前,南京市累计清疏5045公里城市干支管、清捞19.62万座窨井,疏通和修复雨水箅超过22万个。

对此前强降雨过程中出现的积淹水点进行工程改造是近年来防汛的“必修课”。记者获悉,今年南京市列入整治计划的积淹水点共有14处,分布在石头城路、观门口片区、双桥门立交下穿隧道等处。截至目前,已开工9项,其中4项已完工、3项主体完工。

16条骨干翻水线工程近尾声,60余座水库塘坝清淤腾出更多空间

旱重于涝,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以北地区可能发生干旱灾害,这是今年气候预测的“基调”。因此,在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时,抗旱的各项工程一个也不能少。

3.5公里长的尖山翻水线是金牛山水库向唐公、毛营水库补水的主战线,去年南京经历严重旱情时,金牛山水库尖山翻水站累计开机运行达到2475台时,向冶山街道提水446万立方米。但因年久失修,翻水线局部坍塌破损、杂草杂树丛生,每年补水沿途损耗严重。去年汛后,工程改造立即启动。

据悉,为畅通“末梢”,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及时补齐去年旱情中出现的短板,南京市去年汛后立即启动了包括六合区尖山翻水线、高淳区阳江镇永丰圩翻水线、溧水区晶桥镇黄泥岗翻水线等在内的16条骨干翻水线工程改造,本月底将全部完工投用。

翻水线改造工程现场一片忙碌,水库、塘坝等清淤工程现场也如火如荼。

河床中心低洼处,轰鸣的泥浆泵将含水的淤泥抽出,通过又粗又长的管道输往排泥场……前不久,记者前往浦口区狮子岭水库清淤现场,清淤工程已经推进过半。彼时,浦口区七联水库、小拐子水库等都正抢抓枯水期加紧实施清淤工程,“狮子岭水库实测兴利库容与在册数据相比缩水约15%,小拐子水库缩水约33%,七联水库缩水更是达到35%。”相关人士介绍,清淤完成后,狮子岭水库、小拐子水库、七联水库预计分别恢复库容约4万立方米、约11万立方米、约9万立方米。

为水库清淤,腾出更多空间蓄水,从而确保旱情出现时有更多的水源可用,南京市去年汛后启动了42项水库清淤工程以及20处重点塘坝整治。截至目前,塘坝整治工程已全部完工,水库清淤总体形象进度达到95%,将在本月底全部完成。

记者同时了解到,针对去年特殊干旱年份,南京市还制定实施了《秦淮河向石臼湖地区抗旱应急补水方案》,引长江水经秦淮河向石臼湖补水,保障溧水湫湖、高淳蛇山泵站等引水水源;同时完成全市13座中型水库供水保障“一库一策”方案,细化水库补水蓄水保水措施。

800余支巡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

备战防汛抗旱,物资和人员保障是重中之重。

记者在秦淮区、雨花台区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现场看到,编织袋、木材、土工布等防汛物资已全部就位,场面甚是震撼。

李宗超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储备676.3万只“三袋”、39.3万吨块石、4352立方米木材、54.6万平方米土工布等,同时落实74台城市排涝移动泵车,并储备了强大的巡查抢险队伍,24小时待命,其中,市级抢险巡查队伍44支共3084人,各区抢险巡查队伍累计763支29905人。

“目前,我们正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再检查再落实,重点督查重点险工隐患整改及防汛责任落实、物资队伍准备、度汛安全措施、防汛预案方案等落实情况。组织检查组对地铁、隧道等重点防汛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对于城市易积淹水点、隧道地铁、下穿式道路、水库塘坝等重要部位也制定了针对性防御措施,汛期加密巡查频次,优先预置抢险队伍物资,确保发生险情抢得早、抢得准、抢得住。”李宗超表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