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举办的2023年北京科技周上,本市小学生机器人社团作品、中学生参研的卫星模型以及一批高校科研成果集体亮相。这些凝结了本市大中小学学生智慧的展品,展现着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将本市31名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丰台少年二号暨少年梦想二号”卫星模型带到了科技周现场。自去年12月成功发射入轨后,这颗卫星平稳飞翔在太空,已有超过50个国家的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了该星的信标信号。
(资料图片)
“我们在设计这颗卫星时,预计它至少可以工作3年,参照我们2016年发射的‘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卫星运行情况来看,可以说是很乐观的。一号卫星的预期寿命也是3年,但直到现在,它还平稳地在预定轨道飞行,依然可以回传数据。”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科普部主任华玮说,目前二号卫星已经进入常规应用阶段,可以定期拍摄回传照片,学生也可借助该星进行一些卫星通联科普活动。
来自丰台第五小学的几名小学生,热情地招呼着与他们年纪相仿的小观众,现场体验操控机器人。丰台五小六年级学生石煜熟练地介绍着该校机器人社团设计拼装的各型机器人:“我们用基础的套件拼装,再自己编程,让机器人拥有各种能力。最复杂的机器人可以进行色块的分类,根据物品的颜色自动进行分拣。”
一批高校科研成果也“搬”到了现场。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带来了一款轮腿复合仿人机器人,它的外形像是一个人踩着“风火轮”,脚部采用的是轮式设计,依靠轮子滚动前进、后退、转弯。“和其他仿人机器人相比,它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5.2公里,相当于一个运动员的跑步速度,最多可以背负18公斤的物品。”该校博士生赵凌萱自豪地向观众介绍,后续,团队还将努力让该款机器人拥有登台阶的能力,拓展其应用场景。
在北京建筑大学的展位上,3D打印设备正忙着打印一座四合院门墩模型。该校建筑学院的学生在对西四地区四合院门楼展开测绘研究时,还根据实地测绘的门楼数据,设计制作了纸质拼搭模型,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科普产品。
2023年北京科技周着力展现本市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普创新成果,活动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云上”科技周也同步开放,对参展项目进行数字化展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22